2017年9月30日 星期六

2016年綠島學員心得-張禎晏

繃帶傷兵在綠島人權之路

  在參與營隊之前,已在讀書會中接觸轉型正義主題,也曾經參與彭仁郁老師的政治暴力相關演講,也在營期前閱讀畢《百年追求》共三卷,雖然原先對於白色恐怖的歷史有一定的認識,但是始終是書寫在文本載體上的名詞,從小與自身的生命經驗剝離而缺乏共鳴。出發前,對於本趟火燒島營隊充滿期待,那是一個集體記憶被封存的島嶼,而我正要前往指認那些陌生、即將立體的歷史。

落魄入伍
  營隊集合時間在中午,前一晚已先抵達台東的我決定善用時間,租了機車駛向台東武陵部落拍照參觀,卻在騎機車的回程「落馬」,全身大小磨傷傷口共計七處,但因為接近集合時間,未先送醫院清潔傷口,僅稍微止血處理後即返回台東火車站集合。嚴重的傷勢嚇壞了一同前往的工作人員和學員們,就這樣忍著痛負傷報到、前往火燒島,去程的海象很平靜、日頭正烈,原本應該雀躍的旅程開端,卻是一身狼狽。

被掩蓋的傷口
  甫到營區,學員們整理好行裝後準備前往牛頭山,傷兵的傷口情況卻不樂觀,只好打消和剛見面的組員一同前往牛頭山的念頭,前往綠島上唯一的醫療場所──綠島衛生所。綠島衛生所僅一名執勤的醫師,護理師三名,負責處理綠島上第一線的醫療處理,即使在下班時間的深夜,也會有醫療人員待命處理緊急急診,在這四天的營期中,衛生所更是傷兵我的救星,在這偏遠又缺乏醫療資源的離島,它就是每天殷切期盼前往治療傷口的綠洲。
  因為受傷後沒有完整清理傷口,旋即灑上藥粉強迫傷口結痂,導致大量的泥沙仍滯留在創口內,經過一番討論後,衛生所的護理師們僅能得出不得已的結論:忍痛用力刷除痂塊後,重新清理創口。可惜錯過了關鍵的時刻,硬化的痂皮雖然看似完好,但是終究僅是粉飾的表面,要完全痊癒,只能使用藥膏慢慢的軟化痂塊後脫落,再慢慢刷洗、去除創口間的泥沙灰塵,才能逐漸長出新肉。

隱隱作痛的時空交錯
  每天被滿滿的課程和參觀行程塞滿,但是傷兵的傷勢使他無法全心潛入這趟歷史探訪之旅,聽著長輩們分享苦痛又令人絕望的白色恐怖歷史,課堂上講師分享從不同學術觀點的白色恐怖,雖然課程堂堂精彩,但是隨時發痛的傷口卻不斷蛀蝕著體力,好幾次在講廳中浮沉在意識邊緣,數度陷入深眠,但暗暝在火燒島的土地上輾轉難眠,在眾人皆睡的時分獨自為傷口換藥,彷彿回到過去「新生」們的時空,在同一塊土地上,不僅承受著刑求肉體的痛苦,加上彷彿被世界遺忘的窒息感,抬頭不見希望的星辰,對自由的渴望硬生生被囚牢束隔,在夜晚無風的綠島土地上,數十年不變的陣陣浪花,不斷訴說著被遺忘的故事,風化成岸邊咕咾石被學員的我們拾起,再由我們接著述說這斷裂的歷史。

驗退返鄉

  最後一天,和照顧我四天的衛生所道別,手裡拿著轉診單,我就像刑滿出獄的更生人,踩著緩慢蹣跚的腳步踏上歸船,乘上南迴的火車,在灑落的夕陽下歸途,離開了傷心地綠島,卻也是回到家鄉全心治療傷口的開始,正如同直面台灣的歷史,還給被歷史失語的長輩們重新詮釋的機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