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6日 星期五

2019年綠島學員心得-葉家良


  這次的綠島人權營,最大的收穫,是能夠第一線接觸到政治受難者。從他們的長相、語言或是肢體了解白色恐怖時期對社會的重量。除了透過長輩的故事嘗試將時間回朔至那個我從來沒有經歷過的年代,跟他們相處的另一個意義,是知道他們仍未放棄向逝去的時間爭取他們所失去的事物。換言之,在時代下的生命固然任人宰割,卻也能夠熱烈燃燒,發出令人肅然起敬的光芒。不管是在掩藏心靈幾十年後、站出來訴說熟悉的異鄉黑暗的過去的生哥,抑或在綠島監獄遇見未來丈夫的常美阿姨,彼時在綠島的他們,都是一個個台灣歷史上不可承受之重。

  這跟我本身就讀的社會系所學也有所呼應——我們不可以忽視生命經驗中,社會結構對個人的選擇所產生的影響。但一方面,也要記得,身處在社會洪流中的人,也擁有改變、順應結構的能動性。或許進一步來說,我們應該相信每個人都有這樣的能力,才能捲起一波又一波的行動,建構出我們想身處的那個世界。

  在那四天中,聽到這些故事的時候,我一直有一個困惑,我之後該做甚麼,才能回饋曾站在這裡的人們?這個問題並非當時才出現,而是以前在讀相關文獻或是演講的時候就有的疑問。且顯然的,這並不是一個一時半刻可以被解答的問題,到了今天,我還是一直在思考。或許持續把這個問題放在心中,並嘗試做些甚麼,是現在的我可以做的行動。

  最後,也希望這些身處四處的微光能夠持續存在這塊土地上,不管是願意分享那段黑暗日子的長輩,或是承接這些故事的人們,各自將這些難得可貴的光線維繫住。微光會吸引微光,如同綠島夜裡的銀河,照出一條前進的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