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

石育民



緩慢而謹慎的,我踏進這間囚室。這幾乎是我此行唯一的目的,我要親眼見見柯旗化老師曾經關押的地方。牆壁上是水泥結構在烈日酷暑下仍保持的一絲絲冰冷,木質地板,回聲著踩踏在上的,我的腳印。蔡寬裕先生告訴我們,綠島感訓監獄在最後一名政治犯出獄離開之後,曾由法務部接手,進行過整修,如今的八卦樓,已非當初他們坐牢時的面貌,現下所見牢房對外的窗戶,改換成明亮的大片玻璃鋁窗,但在它還是感訓監獄時,八卦樓牢房內對外的窗戶,是水泥澆鑄的傾角百葉窗,雖然透光,但外面看不見裡頭,裡頭也看不見外面。於是我在腦中想像,柯旗化老師盤腿端坐在,呈平行排列的光影之下的畫面。

囚室之外的牆上,有個過去警衛用以監看內裡人犯的小小長條型玻璃孔洞,綠島感訓監獄後來改換頭面成為綠島人權園區,曾經的監獄、牢房,轉型成為紀念館、展示間,柯老師住過的這間囚室,在佈展時,被人用油彩陰蝕在長條型玻璃孔洞上塗出「理想國」三個字,這片景象,究竟是表達喬治‧歐威爾式的荒誕黑色幽默,還是真心誠意的向柯老師致敬呢?或許二者兼有吧,良心犯們因著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國而坐牢,而這裡,在不同層次的意義上,也正是他們所欲建立理想國的所在與起點。

去綠島之前,讀完顏世鴻先生的回憶錄《青島東路三號》,算是人權之路體驗營的行前準備,讀書有感寫下短詩一首,就權充心得分享的結尾吧:

〈夜裡的小小紀錄一下〉

這是關於島嶼
最動人的
記憶
陳舊但不失勇氣
白色花瓣與紅色血液
埋藏
千般美麗

清晨的光線  是上升的階梯
鐵索可以束縛肉體
卻綁不住
義理和志氣
刑我吧  我不痛
嚎叫是為了呼喊出
生的意義

同志們  對不起
我想教你們如何活著
卻得帶著你們一起死去
且讓我們一起唱完最後這一段
唱給
永不來臨的國際

許強,臺南佳里人,1940年畢業於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為醫學部首屆畢業生,1946年獲九州帝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1950年因臺北市工作委員會案被捕,同年11月8日槍決於馬場町。臺北帝國大學教授澤田藤一郎曾譽之為「亞洲第一個有可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的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